一、老年病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的一般性原则
老年病是老年期多发或有特殊表现的疾病。概分为三类:一是在老年期起病,为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如老年痴呆、老年性谵妄、老年期抑郁障碍、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阴道炎、老年耳聋、老年性白内障、老视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二是在老年期有高发病率的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中风)、帕金森病(震颤麻痹)、恶性肿瘤等。三是一般在中年期起病延续到老年,而且有老年人患该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如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老年肺结核、老年糖尿病、老年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老年病尤其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些疾病致病和可加重病情的危险因素如下(表5-1):
表5-1几种常见老年致病的危险因素
病 名 |
主 要 危 险 因 素 |
高血压病 |
摄钠盐过多 低动物蛋白饮食 饮酒 体力活动少 肥胖 精神紧张 遗传 |
冠 心 病 |
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 吸烟 精神紧张、体力活动少 超重 |
脑卒中(中风) |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吸烟 酗酒 高盐饮食 超重 精神紧张 |
恶性肿瘤 |
职业毒物 不良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 吸烟 酗酒 病毒感染 接触核幅射 |
糖 尿 病 |
高血压、高血脂、超重 缺乏体力活动 遗传 环境因素 |
高脂血症 |
高脂高糖饮食 超重和肥胖 体力活动少 吸烟 饮酒 |
由上表可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是老年常见病较为普遍的危险因素;饮食结构不良和吸烟、酗酒是老年病发病的重要相关因素。因此,老年人养生防病需特别注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
●老年期疾病的临床特点
1、自然衰老的改变与病理改变往往难于清楚界定,因此,病因病机不甚明确者较多。
2、常有多种病变或疾病同时存在。同一脏器常有多种病变,或同一系统有多种疾病发生,或两个以上不同系统疾病合并存在。
3、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或使医生判断延迟。这是因为老年人对应激反应性低下,疼痛反应迟钝;体温反应性差,导致某些关键的症状和体征不明显;老年病的症状具有与青壮年患病的症状表现常不一致的特殊性;老年人常多种病合并出现,相互影响,干扰了对诊断的及时判断。
4、易发生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原因是老年人脑血供相对不足;细胞内液不足易致脑细胞脱水;由于心血管退行性改变和血管内压力感受器调节障碍等,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
5、病情恶化快,易致全身衰竭。这是由于老年人机体内环境处于脆弱平衡的状态,调节的稳定性差;内脏器官功能低下,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一旦发病就容易迅速加重,甚至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6、易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老年人机体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能力较差,脏器储备功能不全,病变不容易局限;而且老年人自我保护功能差,常会发生并发肺部感染、皮肤压疮、血栓和栓塞、外伤意外等,甚至会产生猝死。
7、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耐受性差,用药时较容易发生毒副反应。
●老年病诊断的特殊性
1、病史采集困难:由于老年患病多有兼症,故主诉可能较多,使诊断的重点不突出。感知与反应能力的低下,某些关键症状常呈阴性表现。因此,在依靠主观的病史诊断困难时,要注重查体时客观体征的提示。
2、查体时要了解各系统体征的老年性特点:由于老年人痛觉阈的改变和反应性的迟钝,体征常不典型甚至缺如。例如已有感染但无明显发热甚至体温不升;已有腹膜炎而腹膜刺激征不明显;存在神经系统病变而病理性神经反射体征为阴性等。老年人眼结合膜的脂肪沉积易被误认为是“黄疸”;肱动脉硬化可产生假性高血压等。正因为老年人患病时的局部体征常不典型,故在判断老年人患病的严重程度时,要特别注意老人的一般情况如神志改变、脉搏、呼吸、表情与病貌、食欲与大小便的状况等。
3、实验室化验与器械检查是诊断老年病的重要依据:病史和体征的可靠性下降,使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和器械检查成为老年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X线摄片、心电图、脑血流图、超声波检查以及化验检查等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但老年人生理病理改变的特殊性,使得这些检查结果的判断还应注意老年人的特殊诊断标准,才能正确地判断其临床意义。以下是几项常规项目对老年人某些疾病诊断标准特殊性的举例:
血常规:老龄贫血红细胞<3.5×1012/升(一般男性成人为<4.0×1012/升)
白细胞正常值上限为7.5~8.9×109/升(一般成人为10×109/升)
尿常规:尿白细胞>20个/每高倍镜下才有意义(一般成人为>5个)
尿中葡萄糖检查因肾糖阈升高,在血糖升高时尿糖却不一定阳性
血沉:每增龄10岁血沉加快2毫米/小时,故老年人血沉30~40毫米/小时一般无病理意义,>65毫米/小时则多为病态(一般成人为>20毫米/小时)
电解质:血清钙、磷、铁有增龄性降低,但钾、钠、氯、镁无明显增龄改变
血糖:空腹血糖>6.4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0.6毫摩尔/升,才有糖尿病血糖升高的诊断意义(一般成人这两项分别为>7.0毫摩尔/升和>11.1毫摩尔/升);老龄糖耐量随增龄而降低。
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随增龄而升高
肝功能:随着增龄而血清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清/球比值亦降低。
4、诊断思维的特殊性:判症标准要符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判病标准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病理变化和发病过程阶段变化的不典型性;建立诊断时要用多元诊断思维,即常常需要用2种或以上疾病的诊断来解释老年人的疾病状态。
5、要重视某些常见症状的疾病信息意义:有些症状对提示老年人可能患有某种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可以被忽略。例如:
疲劳: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严重低血钾、镇静剂过量
头痛: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瘤等)、脑血管意外、青光眼等
晕厥:颈椎病、脑血管病、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内出血
眩晕:高血压病、贫血、听神经瘤、美尼攸症、迷路炎、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失眠:风湿痛、脑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病腿脚痛、老年性小膀胱(夜尿、尿频)
咽难: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憩室、食管癌、纵隔肿瘤
厌食:习惯性低食欲、胃粘膜萎缩、胃癌、抑郁性精神厌食
气短:贫血、肥胖、心肺疾病、痰栓等异物阻塞气道
跌仆:常见于协同运动障碍(震颤麻痹、小脑疾病、椎-基底动脉硬化、脊髓变性、骨关节病、肌无力症等)、平衡功能障碍(双焦距眼镜失足、第八对脑神经位听神经药物中毒、周围神经炎等)和某些短期危险因素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体位性眩晕、急性心肌梗死、感染和药物中毒等。
6.完善的诊断还应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对老年人当前健康状态的评估采取多维评价方法。不仅对疾病状态进行全面诊断,而且对老年人是否存在亚健康状态(详见第二章)、日常生活功能的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状态(详见第四章之“老年健康心理的养成”)以及老年人的社会健康状态(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进行多维评估。
●老年病治疗的一般性原则
1、治疗前必须明确诊断,找准施治的中心问题。因为老年人患病兼夹症较多,不能兼治所有的病痛。在多主诉多病患的情况下,要决定目前必须先治的病痛,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护理。
2、要确定病人是否必须使用药物治疗。不少老年病是起于生理性老化过程,是衰老的必然改变,只要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或进行心理咨询治疗等非药物疗法,就可以见效,就不必使用药物治疗。如果必须使用药物尤其是化学药物、激素类药物,必须权衡利害,决定必须用药的病和必须使用的药物,并且对使用的药物应该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
3、药物治疗必须了解老年人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药物的作用、功效和毒副作用;还要了解同时使用的不同药物之间、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对该药物应用剂量的个体差异等。避免用药不当给老年人带来的医源性损害(详见第四章老年人合理用药)。
4、治疗过程注意病情观察,了解病情进退和疗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或是否终止治疗。
5、老年人的护理是治疗的重要方面,要做好老年人发病和患病过程的三期护理。在发病前期,围绕及时消除或阻断致病因素的伤害进行一期护理,包括增强老年人机体抗病能力、加强对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性监护、对老年病症状的监控、加强对致病的心理因素的护理和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等。在发病期配合治疗进行二期护理减轻疾病的危害,包括预防老年人跌仆、烫伤等安全护理,针对老年用药特殊性的给药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多脏器损伤的护理等。在疾病恢复期围绕促使机体和残疾的康复做好三期护理,包括系统器官功能的恢复、帮助老年人生活处理能力的提高和心理康复护理等。
二、高血压病
高血压临床上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血压升高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作为该病的一种症状出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另一种是无其他特殊疾病原因,由血压升高而发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是与高级中枢对血压稳定性调节障碍、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和内分泌调节失常等因素导致周围血管阻力升高和血容量增加有关。在老年高血压的发病中,由于增龄因素而致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肾脏排钠能力减退导致钠水潴留、动脉壁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和不良生活方式等,都是形成老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一)老年高血压病的自我识别
高血压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血压的持续升高,因此定期进行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病和判断其病程发展变化的最重要的手段。在2004年制定的“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标准”,是我们必须知道并掌握的识别血压升高的标准,如下表5-2。
表5-2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
血 压 分 类 |
收缩压(毫米汞柱) |
|
舒张压(毫米汞柱) |
理想血压 |
<120 |
和 |
<80 |
正常血压 |
<130 |
和 |
<85 |
正常高值血压 |
130~139 |
和 |
85~89 |
高 血 压 |
1级(轻度)高血压 |
140~159 |
或 |
90~99 |
临界高血压 |
140~149 |
或 |
90~94 |
2级(中度)高血压 |
160~179 |
或 |
100~109 |
3级(重度)高血压 |
≥180 |
或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和 |
<90 |
如果所测的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重复3次以上非同日血压都有增高的结果,就可以诊断“高血压”;在此基础上若能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话,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病”。偶然出现的血压升高,不能诊断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的早期可能在临界水平上增高,而且常有波动。1级高血压常仅有血压升高和有时发生头晕、头痛、颈项板紧、心悸等症状,多无明显的器官损伤;2级高血压常会产生心、脑、肾的损害;3级高血压时这些脏器功能减损严重,常并发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肾病。后者是导致老年人发生心功能不全、脑卒中(中风)、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之一。
老年人高血压病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而舒张压一般在60岁以后不再升高,在90岁以前常会逐渐下降。因而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加大,收缩压常>2倍舒张压。②血压值常波动较大。这是由于老年人体内血压调节稳定功能下降的缘故。一天内和不同日血压波动,常会影响对老年人患者血压总体水平的估计,不利于诊断与治疗。③常会产生假性高血压。这是由于被用于测压的上臂肱动脉发生老年性动脉硬化,血管僵硬难以被血压计加压气囊阻断,使测血压时读数可能高出实际血压20~30毫米汞柱以上,形成假性血压升高。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达50%,这类老年假性高血压如果使用药物降压治疗,其耐受性差,很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要注意识别它。识别的方法是听血压值时同时触诊被测上肢的桡动脉(中医诊脉的“寸口脉”部位),若气囊充气压力超过收缩压高血压水平20毫米汞柱以上,仍可触及桡动脉搏动,为假性高血压。④临床上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老年人高血压较为多见,使病人就诊常较晚,定期健康检查可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率。
(二)处理原则
1.非药物疗法
对初始血压轻度升高、无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病,宜先采取非药物疗法。主要是:①对超重者减体重。实践证明老年人高血压在超重时血压上升较快,而体重下降时血压往往也同时下降。②限制钠盐摄入量。③合理膳食,除宜清淡素食为主外,还宜进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苹果之类的蔬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的良好来源,有利于减体重。④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注意劳逸结合。⑤心胸开阔,情绪要稳定,避免经常性的精神紧张。⑥戒除烟酒嗜好,尤其不能饮用烈性酒,这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2.合理使用降压药物
非药物疗法使用并观察3~6个月,如果不能控制血压升高,则应及时使用降压药实施降压治疗。其治疗原则是:①要坚持个性化处理原则。对降压药物使用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个体差异很大,必须在医师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降压药和降压方案,避免盲目使用降压药。②降压治疗效果与年龄有关,年龄过高则药物疗效变得不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高龄老人的高血压若无极度升高或靶器官(心、脑、肾)无损害,一般不使用降压药。③使用降压药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待血压稳定后用小剂量维持。老年人过高的血压不宜过度降压,以使血压降至接近正常高限值的水平为宜。因为过快、过度的降压,可能导致心脑血流灌注不足而发生晕厥,甚至易形成心脑血管内血栓,变生不良后果。④有些降压药物老人宜慎用。如交感神经阻滞剂哌唑嗪、胍乙啶、柳胺苄心定等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中枢性降压药如利血平、可乐定、甲基多巴等可致嗜睡甚至诱发老年抑郁症;利尿降压药氨苯喋啶易致老年人高血钾等,故最好不用或慎用。
3.坚持综合性治疗
老年高血压病人多数有并发症或伴发症,如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肥胖或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肾功能不全等。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必须对这些合并存在的病症进行综合性治疗;同时坚持生活起居饮食调理的非药物疗法,才能使血压平稳,提高生活质量。
三、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专门供给心肌血液的动脉血管。如果这些血管由于各种致病因素而发生痉挛狭窄,或因动脉血管壁上的硬化斑块脱落栓塞其中分支的血管腔,阻断了部分心肌的血液供应,就会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因此目前这类疾病被规范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尽管在病因病理上密切相关,但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处理原则也不一样,因此宜分别阐述。
●心绞痛
心绞痛既是一种症状,又是一种疾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上,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诱发动脉管腔狭窄或暂时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一般都是因各种因素使心肌负荷加大、耗氧量增加(劳累),心肌供血供氧相对不足而发病,这种心绞痛称为“劳累性心绞痛”。这类心绞痛具有一般的发作规律,且常可使用抗心绞痛药物而迅速缓解。另一类心绞痛则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常呈无诱因的自发性发作,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且不易用抗心绞痛药物缓解。这类心绞痛称为“自发性心绞痛”,往往是由心绞痛向心肌梗死发展转化的过渡阶段。
(一)心绞痛的自我识别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绞痛发作,其诊断依据首先是发作的典型表现;而确认则需参考心电图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果要明确病变血管的具体部位,有时还需要进行心血管的特殊检查。老年人心绞痛发作的识别要点如下:
1.典型心绞痛发作有5个临床特征
(1)一般可以找到引起本次发作的诱因,主要是劳累、紧张、激动、寒冷刺激、饱餐等。
(2)发作疼痛的部位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区;而且可能牵涉沿左肩、臂内侧向无名指、小指方向产生放射性痛。
(3)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样闷痛和紧缩感、窒息感。
(4)持续时间一般为3~5分钟的短暂发作,很少超过15分钟。
(5)静息休息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可以使本次发作迅速完全缓解。发作缓解期症状完全消失,但可反复发作。
2.老年人心绞痛多不典型
(1)约1/3老年患者心绞痛发作远离典型部位,而上至口腔、下至上腹部都可能为其发作部位。发生上腹部疼痛时类似胃、胆疾病之腹痛;发生在肩、腕、颈部的疼痛易误为颈椎病或骨节关炎;发生在牙床时与牙痛相似等。
(2)疼痛程度常较轻,这与老年人心绞痛报警系统缺损、缺血性疼痛阈增高,疼痛感觉迟钝或记忆缺陷有关。而疼痛以外的症状较多见,如疲倦乏力、胸闷、气促、咽喉不适、上肢酸胀、呃逆、烧心、出汗等。
3.有条件可参考心电图结果进行判断
发作时心电图中的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发作缓解期多数是“正常心电图”,但用增加运动量的心电图负荷试验仍可诱发出上述ST-T改变。
(二)心绞痛的处理原则
1.发作时缓解心绞痛终止发作
(1)立即静息,停止一切工作或活动,充分休息后疼痛一般可很快消除。
(2)立刻含服起效较快的硝酸酯制剂如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片(二硝基异山梨醇酯)。由于这类药物有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的作用,在老年人使用时易出现减压反射和血容量降低,故首次用药时宜平卧。心绞痛发作突然,为及时自救,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应随身携带抗心绞痛中西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2.缓解期预防心绞痛复发
对病情稳定的患者,可用硝酸甘油帖剂或油膏剂,通过皮肤缓慢吸收,提供较长时间的保护并减少头痛反应。此外,还可使用消心痛、硝苯吡啶(心痛定)长效控释片(拜心通)等,以保护缺血心肌和减缓心绞痛发作。
无论是控制心绞痛发作或预防其复发,抗心绞痛药物的选择和使用,都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3.控制危险因素,减轻心肌缺血发作
(1)积极治疗常见合并症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超体重肥胖。
(2)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竞争性活动、突发动作与情绪激动。尤其是起床动作宜稍缓慢。
(3)戒除吸烟习惯。
(4)对不稳定心绞痛尤其是难以控制的自发性心绞痛,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谨防演化为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的基础上,其中1个或若干个分支发生持续性狭窄或闭塞,局部心肌严重缺血并发生坏死,从而产生极其严重的心绞痛和心功能衰竭。该病是目前因疾病死亡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一)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临床急症,尽早确立诊断和及时的救治,是防止心肌进一步坏死和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对该病的识别诊断要强调“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三联综合判断,尤其是心电图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定位具有重要的确诊意义。
1.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
(1)原有心绞痛发作由稳定的劳累性心绞痛典型发作,转变为不稳定的自发性心绞痛。发作较频繁且常无明显诱因,甚至在卧位休息时也可能发生;发作程度较剧且持续时间延长,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甚微或完全无效。
(2)常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血压常出现较大范围的波动。
(3)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严重并有心肌损伤(如ST段不下移反上抬等)。
2.识别心肌梗死的3大依据
(1)心肌梗死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剧烈的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急性心源性休克(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神志改变等);急性左心衰竭(端坐呼吸、呼吸困难);全身性反应(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白细胞增加等)。
(2)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出现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抬高等)。
(3)心肌酶特征性改变(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呈序列升高和降复)。
3.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殊性
(1)随着增龄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加。60岁以上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约为25%,而80岁上该比率增加至60%~80%。无明显胸痛但常有异位性疼痛,如腹痛、肩臂痛、牙痛等;胸闷、憋气、休克、精神意识障碍甚至癫痫样发作等非疼痛症状可能出现。
(2)由于老年心肌梗死侧支循环重建较多,常发生非透壁性梗死,故心电图改变可能不典型,可无坏死型Q波。
(3)心衰型心肌梗死较常见(左心衰表现明显而心脏并不增大),并可能出现休克型、腹型、脑型等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
(4)并发症较多且较重,较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二)心肌梗死的处理原则
心肌梗死的处理包括住院前就地处理、住院抢救治疗和恢复期康复治疗3个重要环节。
1.住院前就地处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2个小时往往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约有半数以上病人来不及住院便因此而死亡。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必须对患者就地施行紧急而恰当的处理,可降低该病的入院前病死率。紧急处理措施包括:
(1)强力镇痛。一般须使用杜冷丁、安定等(老年人不宜首选吗啡)控制剧烈心绞痛;还可选择服用中药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保心丸等。
(2)尽快控制心律失常。心率过慢(<50次/分)及时注射阿托品以提升心率;心动过速或有室性早搏注射利多卡因以控制快心率。
(3)须及时建立静脉给药途径,并予以静脉补液。待病情稍稳定后,即护送到医院病房住院治疗。
(4)心搏骤停发生猝死时,立即在畅通气道的前提下施行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复苏抢救。
2.住院治疗原则
(1)急性期监护:持续监护3天以上。
(2)严格卧床休息,绝对卧床不少于1周,生活专人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3)鼻管法持续给氧。
(4)抢救治疗措施主要包括:①解除疼痛;②消除心律失常;③控制心源性休克;④治疗心力衰竭;⑤溶栓疗法使心肌得到血液再灌注;⑥促进损伤心肌的恢复。
3.恢复期康复治疗
住院3~4周后,如病情稳定可考虑出院。恢复期的康复处理包括:
(1)逐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2~4个月后酌情恢复轻负荷的工作。康复锻炼应监测脉搏和血压:锻炼后脉搏较锻炼前加快大于20次/分钟,或在活动中>140次/分钟,应停止锻炼;血压增加30~50毫米汞柱亦应终止锻炼。
(2)继续控制易致心肌梗死复发的因素,如坚持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治疗,控制超体重,戒烟,避免紧张和情绪激动等。
(3)平常注意自觉症状如胸闷、胸痛、气促、心悸等,如若出现应及时就诊。
(4)定期到医院随诊,复查心电图及其他必要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
四、急性脑血管病
常旺盛、其工作十分繁重,心输出血量大约有16%~17%用来供给大脑。脑细胞几乎没有能量储备,其代谢的能量来源必须依赖脑血循环成人脑的重量约为1400克,占体重的3%左右。但脑的代谢非不间断地向脑组织供应葡萄糖和氧。脑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如果供血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狭窄或闭塞,血液减少甚至完全中断,那怕是短暂缺血,都可以迅速导致脑功能障碍或缺失。由于这一病理过程常意外地急骤发生,在很短时间内便可致脑功能严重减损或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故称为急性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病变导致脑循环障碍一般称为“脑卒中”或“中风”,是全身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或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在脑部的表现。临床所见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类。前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后者包括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人中风以脑梗塞、脑栓塞和脑出血较为多见,尤其是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一)诊断依据
1.脑梗塞和脑栓塞的诊断依据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都是由于脑血管血流被阻断,病变血管供血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脑功能缺损。脑梗塞的血管不通,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壁增厚和硬化斑块逐渐形成脑血栓。脑栓塞的血管不通,是由于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栓子(多数属于心源性栓子)突然栓塞脑血管。前者发病稍缓,后者发病急骤。对这两个病的识别主要依据如下几点:
(1)动脉硬化性脑梗塞:①65~75岁的老人较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②其发病背景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吸烟嗜好等有关。部分病人曾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③发病过程相对较缓,数小时至1~2天症状才充分显现。常于夜间睡眠等安静状态中起病,晨醒后才发现肢体瘫痪。④呈现局部脑功能损害症状,如偏瘫、麻木、失语、吞咽困难和颅神经麻痹(视觉、嗅觉、听觉、瞳孔等改变)等,根据症状的不同可以对梗塞部位进行定位判断。一般无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⑤多无明显意识障碍,神志一般清醒。⑥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可确诊并定位诊断。
(2)脑栓塞:①青壮年发病者不少。但在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的背景下发病者,则以老年人多见。②起病急骤,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病,数秒钟内达到高峰。③常突然抽搐、摔倒,短暂意识丧失。数分钟后清醒发觉有单肢瘫或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和失语等脑部局灶性症状。④头颅CT和磁共振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2.脑出血的诊断依据
脑出血就是脑实质内出血,分由损伤引起的继发性出血和在非损伤情况下自发出血两种。后者称为原发性脑出血,其主要病因是高血压。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病变(多为脑动脉硬化),当血压骤然升高时血管破裂,血液溢入脑实质内,形成颅内血肿并进行性增大,这种情况称为高血压脑溢血,是最严重的脑卒中,死亡率最高。
脑出血不难识别,主要依据是:①50岁以上中老年高血压病人是本病的易患人群。②在某些诱因下发病,如负重、激动、努挣大便或血压明显升高等。③绝大多数突然发病,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④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头晕,继而频繁呕吐(颅内高压所致)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乃至昏迷。病人呼吸深沉有鼾声,血压升高,二便失禁,瞳孔改变。由于处于无意识状态,其感觉与运动障碍的局灶性表现难于发现。⑤头颅CT检查可对出血部位进行定位,并估计出血量。
(二)处理原则
1.缺血性脑卒中的处理原则
(1)疏通脑血管,解除脑梗塞,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供。包括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度、溶解动脉内血栓、应用活血化瘀的中药等。
(2)消除脑水肿,保护脑细胞,尽量减轻脑实质损伤。
(3)治疗与中风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缺血性心脏病、动脉硬化与肥胖等。
2.脑出血的处理原则
(1)住院前应急处理:①保持安静状态,减少刺激,严禁摇动病人。②使病人头部抬高15°~30°,有助于降低脑压,切忌去枕头低卧位。③头部及颈部两侧动脉处置冰袋降温,减少耗氧和减轻脑水肿。④保持呼吸道通畅:宽松衣扣,取下假牙以防脱落。有呕吐时头偏一侧或取头部抬高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被吸入堵塞气道。⑤禁止喂吃饮食,防止呕吐和产生应激性溃疡。⑥应取近就医,不宜长途运送。搬运病人时同时托住头、肩及全身且减少颠簸。
(2)严密观察生命指征,包括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变化等,还要注意心律状况。血压不宜下降过低,以收缩压降至出血前原有水平或稍偏高,控制在150~160毫米汞柱为妥。
(3)用脱水剂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有助于挽救病人生命和减轻后遗症,但年龄太大、病情迅速恶化者不宜手术治疗。
(5)治疗并发症,如感染、消化道出血、心肌损伤等。
五、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疾患而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疾病。在我国最常见的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以55岁以上到70岁发病率较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其首位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其他支气管-肺系的慢性炎症和肺纤维化等也可以致本病。肺气肿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右心功能不全。由于肺通气与换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形成呼吸衰竭。上述慢性过程常以呼吸道感染为诱因而使病情急性加重。
(一)肺心病的诊断要点
1.有慢性广泛性肺胸疾病患病史,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尘肺等。
2.有右心衰竭与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如心悸、呼吸困难、紫绀、颈静脉充盈、肝肿大、浮肿、尿少等。若由于呼吸衰竭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产生神志恍惚、淡漠、嗜睡,或者兴奋躁动、多语等精神障碍,导致肺性脑病。
3.胸部X线摄片和心电图检查符合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特征。
(二)肺心病的处理原则
肺心病是病程长、缓慢进展、时而加重的慢性病,在不同的发病阶段其处理原则不一样。
1.急性加重期处理原则
(1)积极治疗呼吸衰竭。主要是畅通呼吸道、增加通气量和给予输氧。应用支气管解痉剂解痉平喘、祛痰排痰和使用呼吸兴奋剂。紫绀明显时用鼻导管进行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
(2)控制右心衰竭。主要是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强心药物;并注意控制心律失常。
(3)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常使用多种抗生素联合静脉滴注。
(4)并发肺性脑病时,使用激素和脱水剂防治脑水肿。
(5)加强护理,密切注意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等;并鼓励病人咳嗽排痰。
2.缓解期处理原则
急性期严重症状已缓解,主要治疗原发肺部慢性炎症,并增强了体质,防止肺心病进一步发展。
(1)针对原发疾病对症治疗,如止咳、祛痰、平喘和控制感染。
(2)在不能受凉的前提下,用冷水擦浴,进行膈肌呼吸和缩唇呼气等耐寒及康复锻炼,以改善肺通气功能。
(3)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行疫苗接种;或用中药扶正固本,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戒除吸烟嗜好,合理安排食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
六、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糖增高和糖耐量减低;糖尿并非其本质特征而仅仅是其重要表现之一。糖尿病人血糖升高,与血浆胰岛素水平绝对或相对较低和/或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异常(胰岛素受体缺陷)有关。临床上本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两大类,老年糖尿病一般都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城市高于农村;体重超重者患病率3倍于正常体重者。近十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呈数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现代化、体力活动减少和营养过剩等。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①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故病程多长常难于估计。②糖尿病的本病症状轻微。尤其是2型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的所谓“三多一少”症状常缺如,可能出现的皮肤瘙痒、肢体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等也不明显。③并发症多而复杂,如感染、心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肢体坏疽等)、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肾脏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眼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等)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中毒等。这些兼症或并发症常先于糖尿病本症出现,有时还非常严重。
(一)糖尿病的诊断
1.诊断主要依据
(1)若有典型“三多”症候群,可提示糖尿病(中医属于消渴病范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病人,首先发现糖尿病并发症表现,可列为可疑糖尿病。
(3)确诊依靠血糖与糖耐量检查阳性结果,而尿糖仅供参考。
高血糖标准:
①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
②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
③糖耐量试验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
但老年人的血糖判断标准,在稍低于上述一般成人高血糖标准(空腹血糖>6.4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0.6毫摩尔/升)时便有病理意义。
2.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多数老年糖尿病人无典型的多饮、多尿、多食症状,其隐性糖尿病常在常规体格检查中被发现。
(2)老年糖尿病常以并发症形式发病而就诊。据统计,以各种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起病的占50%左右;以心血管病起病的占30%左右;以神经病变起病的约占10%。
(3)老年人的糖耐量差,潜在的隐性糖尿病容易被激发为真性糖尿病。如在患某些免疫性疾病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时,或当饮食过量、体质肥胖超重时,都可导致糖尿病显性发病。
(4)老年糖尿病常并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病程越长,冠心病的发病率越高;糖尿病病情控制得好,合并冠心病便少。病程长和控制不当,可能并发脑血管病。临床见有脑卒中反复小发作,或有小步症、痴呆等,表现为长期智力减退和步行障碍,直接导致死亡者不多。
(5)老年糖尿病人合并各种感染较多见。其感染部位以肺部、尿路和胆道为最常见;感染的病原以革兰阴性菌感染、结核感染和真菌感染较多。临床特点是病情重而症状表现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
(6)容易发生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而酮症酸中毒性昏迷不常见。
(7)老年糖尿病预后较差。
(二)糖尿病的防治原则和处理要点
1.糖尿病的防治原则
由于糖尿病是一个隐性期长、发展相当慢性的老年常见病,有病与“无病”之间比较难以明确界定。因此对老年人来说,有糖尿病固然要早治,“无糖尿病”时也需要认真采取针对早期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1)确定人群中的糖尿病高危对象:有糖尿病家族发病史、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肥胖等,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具有以上易患因素的人群,都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是防治重点对象。
(2)定期进行糖尿病(显性或隐性)的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每年1次的血糖筛选检查,使无症状的隐性糖尿病人尽早得到确诊和处理。
(3)大力开展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不仅让老年人知道糖尿病的表现,提高对罹患早期糖尿病的警惕,以便及时就诊;而且要让所有患者知道糖尿病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知道防治原则,知道长期坚持饮食调理对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意义,知道用药的具体方法并懂得根据病情而进行自我处理等。要求糖尿病人做到对该病的“四自”,即:自识(对自己病情的判断)、自查(自己检测血糖、尿糖的变化)、自理(自觉地按医嘱要求调理日常的饮食起居)和自治(自己规范正确地使用降糖药物,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剂量,以及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的初步处理等)。
(4)一般疗法(生活调理与运动锻炼)与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降血糖药物治疗获得疗效的前提,必须长期坚持。
(5)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方案制定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因应用不当而带来不良后果。
2.糖尿病处理要点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重点是严格控制代谢紊乱尤其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超体重,保护和促进胰岛素分泌细胞功能的恢复,防治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1)饮食疗法
所有糖尿病人都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因为节制饮食能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对于老年人体胖而无明显症状的轻症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治疗是最主要而有效的疗法。饮食治疗不仅仅是单纯的严格控制摄食量,而且必须使饮食中含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和有适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分配比例。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
①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推算出其理想的标准体重。标准体重可以从经过大样本调研而制定的表中查得,也可由下面的简易公式估算出来:
标准体重(公斤数)=身高(厘米数)-105
②根据标准体重和病人从事的工作性质(体力劳动的强度),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热卡)。
③按热量分配每日饮食中蛋白质、脂肪与糖的比例。一般是蛋白质所提供的热卡占总热量的12.5%~30%(20%左右);脂肪占25%~30%;糖类占50%~60%。
④一日3餐的热卡分布,一般早餐为1/5,中餐与晚餐均为2/5。
⑤多进粗纤维饮食,可减慢糖等吸收,有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并可防治便秘。
⑥饮食方案在医师指导下制定。根据尿糖、血糖、体重和症状变化,按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以使体重下降到正常标准的5%上下,作为“满意控制”的疗效标准。
(2)运动疗法
适当的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可以减轻胰岛素负担,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糖的利用,对降低血糖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都有好处。早操、散步、慢跑步、太极拳等都是老年糖尿病人的适宜运动方式。应避免过度疲劳和能导致紧张的体育竞技比赛,以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升高。经医疗鉴定可以进行运动锻炼的老年糖尿病人,每周至少锻炼5~6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左右,锻炼时的合适心率应为170与年龄数之差;且在锻炼后应有舒适感觉为适宜。
(3)药物治疗
老年糖尿病相当一部分病人经严格的饮食管理后,就可以使血糖稳定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上,并不需要应用降血糖药物。如果饮食疗法不足以控制血糖,则需要适时加用降糖药。降糖药物分口服降糖药和注射用胰岛素两大类。
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和双胍类两类。由于磺脲类药可致低血糖反应,而双胍类无此副作用,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常用甲福明(二甲双胍)。肥胖型2型糖尿病需减肥者,宜首选双胍类降糖药。
胰岛素: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①胰岛素的应用剂量必须个体化。不同病人,根据不同的进食量、活动量、精神活动状态,应使用不同的剂量皮下注射。②应用胰岛素的可能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常发生在较重的2型糖尿病尤其是消瘦者。表现为明显饥饿感、头晕、出汗、心悸、软弱、烦躁不安等,严重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故病人应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急需,及时补充糖份可很快缓解。③少数病人产生过敏反应,多系由于胰岛素制剂不纯所致。适当应用抗过敏药物,并调换不同生产批号的胰岛素制剂即可。④家庭中使用胰岛素,须于4~10℃低温冷藏保管,但切忌冰冻保存。
七、高脂血症
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升高的脂质为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称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兼高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由于这些脂质在血液循环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为脂蛋白才能转运,因此高脂血症常与高脂蛋白血症并称。血浆中的脂蛋白有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5类。其中血浆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可有助于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与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有关。高密度脂蛋白则恰好相反,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有利于促进胆固醇从动脉壁移除,从而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故它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
(一)高脂血症的诊断
本病除引起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可能有皮肤疹状黄色瘤外,一般无其他临床表现。轻症者常无任何不适,只在常规健康检查时发现血脂升高。
故高脂血症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血液生化检查:
血浆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升高,证实高脂血症存在。
高脂血症的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的降低。血浆脂蛋白电泳结合血脂分析,确定高脂蛋白血症类型。
关于血脂升高的具体诊断标准,由于血脂水平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相关,还受性别、年龄、体重、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不适宜建立血脂正常值范围。鉴于血脂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对冠心病发生和发展有危险性,故近年来以确定“血脂升高的危险性界限”作为本病的诊断形式,为防治高脂血症提供参考依据。
(二)高脂血症的处理原则
1.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是饮食治疗:①强调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日常饮食中脂肪成分不超过总热量的30%~20%;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少食动物性脂肪、全脂奶、奶油、黄油、奶酪、动物内脏、饱和植物油(棕榈油、椰子油等)、蛋黄等;提倡食鱼。常减体重者少吃花生、核桃等含脂量高的硬果类食物。②限制甜食,因为葡萄糖、蔗糖容易使三酰甘油增高。③增加食物纤维素成分,如多选食粗粮、杂粮和水果蔬菜,多吃豆类。④烹调食物应使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饮食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已升高的血脂水平,维持营养上的合理需求保持均衡营养和使超体重减轻。
2.降脂药物使用:对血脂显著升高、饮食疗法疗效不佳或伴有心血管疾病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择使用降脂药物降血脂。
3.戒除吸烟,避免饮酒:吸烟可降低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而且是冠心病发病的强危险因子。戒烟对保护动脉和减少冠心病发生都有好处。酒精能提供过多热卡,对“低热量”的饮食原则不相宜。
4.适当增加体育运动量,消耗部分热卡,以维持正常体重。
5.治疗与血脂增高相关的疾病。
6.定期复查血脂,并根据血脂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八、肥胖症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过多积聚和分布异常,并有体重的明显增加。肥胖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又常与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等集结出现,故属于一种慢性的代谢异常病症。人到老年由于生理变化的规律,体内脂肪沉积会随增龄而逐渐增多;加上老年人营养丰富而体力活动减少,很容易形成肥胖。
肥胖症分单纯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肥胖症是由于患有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肥胖作为一种病理性症状出现。单纯性肥胖症无明显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病因可寻,或是幼年期起病的体质性肥胖,或是成年期起病的获得性肥胖。老年人肥胖症多属于后者。男女个体体型根据脂肪积聚部位的区域分布不同,分中心型和外周型两型:男性脂肪多堆积于腹部腰部,称中心型(又称苹果型)肥胖;女性脂肪积聚于臀部、股部为主,称外周型(又称梨型)肥胖。轻症肥胖无明显系统症状,中、重度肥胖可出现倦怠、乏力、气促、多食、腹胀、便秘和长期负重而产生腰背痛及关节痛等。
(一)肥胖症的诊断依据
1.测量体重:将自己测得的体重公斤数与标准体重表(见表5-3、表5-4)中的标准值对照,看看是否超重。实测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较,若超出<5%都属于理想体重;超出5%~10%为超重;超出20%以上为肥胖。举例:63岁女性,身高156厘米,表中理想体重为55公斤。实测体重在55±5%(约53~57)公斤属正常;超过58公斤(>5%)为超重;超过66公斤(>20%)为肥胖。
表5-3中老年男性理想体重(kg)
年龄(岁) |
身 高(cm) |
140 |
144 |
148 |
152 |
156 |
160 |
164 |
168 |
172 |
176 |
180 |
41 |
51 |
52 |
53 |
54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43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45 |
52 |
53 |
54 |
55 |
56 |
58 |
59 |
61 |
63 |
66 |
69 |
47 |
52 |
53 |
54 |
55 |
56 |
58 |
60 |
62 |
64 |
66 |
70 |
49 |
52 |
53 |
54 |
55 |
57 |
58 |
60 |
62 |
64 |
67 |
70 |
51 |
52 |
53 |
54 |
56 |
57 |
58 |
60 |
62 |
64 |
67 |
70 |
53 |
52 |
53 |
54 |
56 |
57 |
58 |
60 |
62 |
64 |
67 |
70 |
55 |
52 |
53 |
54 |
55 |
57 |
58 |
60 |
62 |
64 |
67 |
70 |
57 |
52 |
52 |
54 |
55 |
56 |
58 |
59 |
61 |
64 |
66 |
69 |
59 |
52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61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63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65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67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69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71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73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75 |
51 |
52 |
53 |
55 |
56 |
57 |
59 |
61 |
63 |
66 |
69 |
表5-4中老年女性理想体重(kg)
年龄(岁) |
身 高(cm) |
140 |
144 |
148 |
152 |
156 |
160 |
164 |
168 |
172 |
176 |
180 |
41 |
48 |
50 |
51 |
52 |
54 |
56 |
58 |
61 |
64 |
69 |
74 |
43 |
49 |
50 |
51 |
53 |
55 |
56 |
59 |
62 |
65 |
69 |
75 |
45 |
49 |
50 |
52 |
53 |
55 |
57 |
59 |
62 |
65 |
69 |
75 |
47 |
50 |
51 |
52 |
53 |
55 |
57 |
59 |
62 |
65 |
70 |
75 |
49 |
50 |
51 |
52 |
53 |
55 |
57 |
59 |
62 |
66 |
70 |
75 |
51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6 |
70 |
75 |
53 |
50 |
51 |
53 |
54 |
56 |
58 |
60 |
63 |
66 |
70 |
76 |
55 |
51 |
52 |
53 |
54 |
56 |
58 |
60 |
63 |
66 |
71 |
76 |
57 |
51 |
52 |
53 |
55 |
56 |
58 |
60 |
63 |
67 |
71 |
76 |
59 |
51 |
52 |
53 |
55 |
56 |
58 |
60 |
63 |
67 |
71 |
76 |
61 |
50 |
51 |
53 |
54 |
56 |
58 |
60 |
63 |
66 |
70 |
76 |
63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6 |
70 |
75 |
65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5 |
70 |
75 |
67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5 |
70 |
75 |
69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5 |
70 |
75 |
71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5 |
70 |
75 |
73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5 |
70 |
75 |
75 |
50 |
51 |
52 |
54 |
55 |
57 |
60 |
62 |
65 |
70 |
75 |
2.计算体质指数:根据下面公式进行计算:
体质指数=体重公斤数/身高米的平方
国内的诊断标准是以24为正常上限;24~27为超重;>27为肥胖。举例:某男性,体重为65公斤,身高为1.66米。其体质指数=65/1.662=65/2.76=23.2,属于正常范围。
3.测量皮下脂肪厚度:使用特制的皮肤皱折卡钳,在上臂三角肌外侧和背部肩胛角下钳夹测量皮脂厚度。两处厚度相加,男性≥4厘米,女性≥5厘米,可判断为肥胖。
4.结合病史、体征和有关检查资料鉴别是单纯性肥胖抑或是继发性肥胖。
(二)肥胖症的处理原则
肥胖症的防治以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为主要措施。
1.轻度肥胖仅需避免“三高”饮食(高糖、高脂、高热量),多做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使每日从饮食中获得的总热量低于每日消耗量,就可以达到减肥目的。如能使体重每月减轻0.5~1公斤,逐渐接近正常标准体重,就不需使用药物减体重。
2.中度以上肥胖须更严格控制饮食总热量。在低糖、低脂、低热量饮食时,应保证摄入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质,应占总蛋白的1/3为合适。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不少于1克。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无论动物性脂肪或植物性脂肪(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都应加以限制。特别是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导致血浆胆固醇增高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应严格限制。限制甜食、啤酒等,同时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不超过6克),避免减体重时发生水钠潴留。为减少饥饿感,可增加蔬菜和粗纤维食物。
3.鼓励运动以增加热量消耗。全身运动能促进体脂动用、增加肌肉组织血流量和改善心肺功能;以增强肌力为主的静态运动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脂肪代谢。运动方式对老年肥胖者来说,最简便安全的是步行运动。以每分钟110~120步速度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行走30分钟左右,每日1次。如果慢跑步,初步每分钟120步,渐增至每分钟150步,跑距由始跑1000米,渐增到3000米,可分次完成。此外,还可以进行直腿抬高、仰卧起坐、上肢哑铃运动等医疗体操。对无心血管器质性疾病、心功能良好的轻、中度肥胖者,可进行球类活动,心率宜控制在100~110次/分,每次作20~30分钟一般练习,不宜参加比赛活动。对于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或属于重度肥胖者,仅宜采用较小的运动量,运动中应使心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每次运动不超过20~30分钟。
4.药物辅助治疗:仅在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未能奏效时,作为辅助措施适当试用药物减体重。药物减体重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食欲、刺激提高代谢率以增加热卡消耗、阻止脂肪消化吸收等作用环节来使体重减轻。食欲抑制剂如苯丙胺、二甲双胍等;脂肪酶抑制剂如奥利司他等;代谢刺激剂如甲状腺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由于这些药物都有禁忌症和副作用,故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谨慎试用。对社会上广告宣传的所谓“减肥”药物,必须弄清其成分、作用和毒副反应,不可盲目相信和随便使用。
5.手术治疗仅限于体质指数>35的严重肥胖症。手术方法包括吸脂、切脂和胃肠改造手术等,本法应严格衡量利弊后采用。
6.继发性肥胖症还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九、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渐进性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因本病以震颤、强直、运动减少为基本特征,后期可至卧床不起,故称为震颤麻痹,但肢体实际上并非真正的麻痹瘫痪。该病好发于中年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有报道50~59岁年龄段的发病率约为5‰,而65岁以上发病率可达10‰,男女发病率无差别。
震颤麻痹的病理主要是中脑黑质和纹状体通路神经退行变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多巴胺分泌减少甚至缺失,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作用相对增强,导致震颤麻痹的症状。产生这一病理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其与遗传易感性、老化过程、中毒和环境因素等有关。年龄因素在本病发病中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正常老化过程黑质组织也同时老化,细胞数随增龄而逐步减少,使不少老年人形象和动作与本病表现相类似。
(一)震颤麻痹的诊断和早期识别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发病过程的病史和典型临床表现。
1.发病过程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方式:震颤与运动障碍开始先发现于某一个肢体,通常先发上肢,隐袭起病,由轻到重,症状扩展到同侧下肢;然后再扩大到对侧的上肢和下肢;数年后出现严重的肌强直和运动障碍。病程较长,而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较轻。
2.临床表现一般都是具有震颤、肌张力增高(强直)、运动缓慢动作减少以及平衡障碍等典型症状。上肢震颤常呈“搓丸状”或“数钱样”运动,静息时明显而动作过程减轻或消失,故称“静止性震颤”。肢体强直导致动作不灵活、缓慢困难,乃致运动减少,站立姿势特殊: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手指内收,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略呈弯屈。另外常有表情活动少、瞬目少(面具脸)、书写困难字越写越小、吞咽进食困难、构音障碍而语言不清等。步态异常,走路时身体前倾,重心前移,起步困难,步距小而越走越快又畏惧跌倒,呈特征性的“慌张步态”。同时上肢并无与下肢的协同摆动。生活处理困难,以至最后会卧床不起,连翻身也困难。晚期可出现抑郁、思维迟钝乃至痴呆。
3.震颤麻痹早期识别要点:在本病充分发展双侧肢体症状体征明显时,根据震颤、强直、运动徐缓、姿势反射丧失等典型表现,结合特殊站姿和慌张步态,诊断并不困难。但在疾病早期,表现不典型常致漏诊或延误诊断。早期识别本病要注意以下的不典型变化,并提高对本病可能性的警惕,可以较早地识别本病:①某一肢体动作不灵活,感到僵硬发紧;或某肢体无力、哆嗦;或走路感到不稳;或语言变笨拙变慢。②对有关肢体作反复被动运动,发现肌张力增高,而且伸肌群和屈肌群张力同等增高,与健侧比较有明显差别。③在一个肢体间断地出现静止性震颤,尤其在分散注意力、肌肉放松时容易发现震颤。④在有肢体症状一侧的同侧面部的表情出现呆板变化。⑤走路时一侧上肢无与下肢协同的摆动动作,对早期诊断本病很有帮助。⑥走路时一侧下肢举足不顺,呈拖拽步态,即使是轻度的,但总与正常一侧动作不对称。⑦通过病人家中亲属的反映,其在日常生活中状态与行为与过去不同,这对本病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震颤麻痹的处理原则
目前对原发性震颤麻痹尚未有能够阻止其病理自然进展加重的良好疗法。治疗的主要手段是用药物调节恢复“多巴胺—乙酰胆碱”这对抑制一兴奋神经递质之间的动态平衡以改善病人的症状。
1.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乙酰胆碱药物盐酸苯海索(安坦)、多巴胺替代疗法的复方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等。药物使用根据病情进行安排:症状很轻,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和进行正常工作时,暂不使用药物治疗;有明显肌张力增高,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使用安坦缓减症状;病情较重改用多巴胺制剂,或加用溴隐亭、心得安等。但所有药物都不能够阻止病理的继续发展,且越到晚期疗效越来越差乃至无效。
2.加强疾病护理:包括针对病人担忧、焦虑、抑郁的心理压力而进行的心理护理;对吞咽困难、自理不能、睡眠障碍、易跌倒摔伤等进行的对症护理;监督药物毒副作用的服药护理;防治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以及预防病人自杀、走失的安全护理等。
3.物理疗法:如温热疗法缓解肌肉僵直、用脉冲电疗增强呼吸肌功能和改善面部表情肌活动功能、脑部碘化钾离子导入等。
4.运动疗法:通过医疗体操和日常技能训练纠正小步距和慌张步态、对镜语言训练,提高语音强度和语言速度;起坐立卧等基本动作训练改善行为状态等。
5.手术治疗:包括立体定向手术阻止异常神经冲动、脑胚胎黑质移植等,可能使症状减轻到接近正常状态,但存在手术风险。
十、老年性痴呆
痴呆是一种后天获得性智能障碍,其特征是意识清楚但脑功能全面低下。痴呆主要发生在老年期,其发生率随增龄而升高。65岁以上明显痴呆的发生率约为5%,80岁以上发生率呈倍数增加;如果加上表现不明显临床上未被确认的轻、中度痴呆,其发病率实际上更高。在当今老年型社会中,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将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老年性痴呆主要包括65岁以前发病的早老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多发梗死性痴呆)两种。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多数不明确。阿尔茨海默型老年痴呆为慢性进行性脑病变所致;血管性痴呆与脑动脉硬化和多发性脑梗塞有关。脑部萎缩尤其是大脑皮质萎缩、继发神经纤维变性,是痴呆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
本病常隐性起病、缓慢发展、进行性加重。早期表现为兴趣下降及工作效率减退,思维迟钝,近事遗忘,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易焦虑、沮丧、激怒,人格改变、不修边幅,自私多疑等。病情发展使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进一步减退、思维贫乏,语言单调且常刻板重复,计算能力明显下降。高级情感活动受累和自制力下降可导致愚蠢性违纪行为。记忆缺失和定向力障碍常使患者昼夜不分或外出不知归途。痴呆后期会产生严重精神障碍,语言能力丧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甚至终日卧床,成为植物人状态,最后终因衰竭或合并症而死亡。
(一)老年性痴呆的诊断依据
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应首先确定是否存在痴呆,然后再进一步明确老年痴呆的诊断。主要依据详细问诊和细致的精神检查获得诊断资料。
1.确定老年痴呆的基本标准:①中年以后起病,原来智能正常。②应用“痴呆量表”作智能检查证实有痴呆。③记忆和认知障碍进行性加重。④定向力、判断力、社会适应能力、家庭生活能力和个人生活能力5项中至少3项缺失。⑤无意识障碍。⑥无其他特殊病因可解释上述病情。
2.进行性加重的失语、失认、日常行为障碍以及有痴呆家族发病史等,可支持痴呆诊断。
3.轻型痴呆临床表现不充分者,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如脑部CT磁共振检查、脑脊液及血液中某些老年痴呆相关物质的检测,以及老年性痴呆相关基因物质检查等,有阳性发现时结合不典型临床表现,可对本病进行早期诊断。
(二)老年性痴呆的处理原则
本病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故该病的处理更多地是医疗护理、生活护理和对症治疗,并且应着重对该病的预防。
1.老年性痴呆的预防:①老年期要加强营养均衡、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状态。②保持良好情绪,维持健康心态,培养健全人格。③尽量让自己老年生活充实有意义,培养广泛兴趣,多为别人服务,克服依赖心理。④扩大社交面,主动进行人际交往,相互沟通信息。⑤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培养爱好,摆脱老年意识。⑥定期体格检查,及时治疗各种疾病。
2.老年性痴呆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与服药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安全护理以及建立社区护理网络等。尤其要让病人参加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劳动或工作,不要让病人全部依赖家属,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生活自理的能力。要锻炼病人的记忆力,并经常提醒记忆。在病人身上配置联系卡,以备走失后得到社会的帮助。
3.对症治疗:有明显抑郁者适当使用抗抑郁药;严重痴呆有精神异常可短期使用抗精神病药;促进脑代谢可用脑代谢赋活剂、维生素类等药物。
十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伴有骨的易脆性和骨折易患性增加的骨骼疾病。其特点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骨的荷载功能减弱,临床上常有腰背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甚至骨折。该病在代谢性骨病中最为常见,是一种重要的老年性疾病。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为24%,65岁以上明显增高,患病率达80%左右;女性多于男性,但80岁以上男女患病率几无差别。
原发性骨质疏松分两种类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多见于50~65岁的女性,骨丢失主要发生在小梁骨,特别是脊柱和桡骨远端;老年性骨质疏松多在65岁以后发生,主要侵犯股骨颈、肱骨、胫骨和髋骨。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病因和发生机制是多方面的,与性激素水
平低下(使骨基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多)、甲状旁腺激素增多(使骨钙溶出增多)、肾功能减退(使活性维生素D3形成减少,骨质生成受阻)以及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使蛋白质、钙、维生素等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
过去曾认为骨质疏松无明显临床表现,现在已明确全身骨骼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其原因是骨转换过快、骨小梁消失和骨皮质破坏。除了骨折引起疼痛外,在骨量减少期常发生腰背痛,其次是膝关节、肩背、手指、前臂、上臂亦可发生疼痛。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骨折,其中椎体骨折与桡骨骨折较常见,髋部骨折对老年人危害最大。
(一)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包括确定有骨质疏松的存在、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和了解骨转换(旧骨吸收和新骨形成)的情况。
1.老年人出现不能用其他病因解释的全身骨痛,尤其是易发生骨折,即提示有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2.骨骼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骨密度减低,或出现骨变形、骨折,是本病的重要依据。但骨质疏松早期X线改变不明显,故不能作早期诊断。
3.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测量是判断低骨量、确定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和评价骨丢失率的客观指标。
4.骨吸收与骨形成生化指标的测定有助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处理原则
骨质疏松一旦发生,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能使之恢复到病前状态,只能防止继续骨丢失、阻止病情恶化、减轻疼痛和预防骨折。因此,对于本病的处理,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
1.积极避免和及时处理骨质疏松的危险因子:已知的能促使骨质疏松病理形成和发展的危险因子有:①老龄;②女性;③有家族史;④长期卧床、静坐、少动、日照少;⑤吸烟、酗酒、嗜咖啡、可乐饮料;⑥营养缺乏、低血浆蛋白、维生素C不足;⑦长期使用抗癫痫药;⑧肾功能不全;⑨糖尿病;⑩长期失重等。除了不可避免的因素外,都应该尽量避免之。
2.注意补充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据资料分析我国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多数不足400毫克,远低于必需供应量800毫克,尤其是老年女性钙摄入量最少,宜注意补充。宜选用含钙丰富的饮食如乳制品、豆制品、鱼、绿色蔬菜、虾皮、芝麻酱等。维生素D补充不宜过量,以免促成骨的吸收。高蛋白膳食可使尿钙排出显著增多,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宜适当进食使尿钙排出减少的肉类蛋白。
3.坚持体育锻炼。鼓励多做户外活动,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避免因不活动而造成的骨质丧失。但必须运动量适宜并注意运动安全,严防滑跌酿成损伤甚至骨折。
4.戒除吸烟与饮酒嗜好。吸烟可降低雌激素水平,并对骨有一定毒性作用;饮酒可致营养不良,妨碍钙与维生素D吸收;嗜烟酒可降低骨密度,使骨质疏松提前发生,因此必须戒除。
5.药物治疗:①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药物是钙剂和维生素D。②雌激素制剂用于绝经期后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③对男性骨质疏松症呈骨转换高者,可选用骨吸收抑制药物二磷酸盐、降钙素等。④刺激骨质形成可使用雄激素、氟化物等。
十二、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该病的组织病理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60岁以上男性发生率>50%,80岁时约有90%男性前列腺组织增生肥大。但临床上体检发现前列腺增生者仅为35%~45%。
前列腺是男性附属腺,环绕包围尿道起始部。青春期在雄激素刺激下分泌增强,分泌前列腺液参与精液的组成。老年期前列腺腺上皮逐渐萎缩,但包绕尿道部位的仅占腺组织5%的移行带,常发生纤维肌肉基质增生。增生肥大的前列腺挤逼尿道可形成下尿道梗阻,产生膀胱尿潴留。高度扩张的膀胱使输尿管末端活瓣结构破坏,尿液向输尿管返流,继而引起肾盂积水并损伤肾功能。尿流不畅还易发生继发泌尿路感染和尿道结石。
(一)前列腺增生的诊断要点
1.50岁以上男性,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出无力,终末尿滴沥以及尿频、夜尿等,考虑有前列腺增生可能。
2.老年人患膀胱结石、膀胱炎或肾功能不全,虽排尿困难不明显,也要注意是否与前列腺增生有关。
3.有膀胱尿潴留,下腹部耻骨上叩得膨大的膀胱;或膀胱残余尿测定>50毫升。
4.直肠指检可触到增大的前列腺。
(二)前列腺增生的处理原则
1.轻度增生无尿路梗阻表现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应随诊观察。
2.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松弛膀胱出口及前列腺平滑肌,降低前列腺部尿道的阻力;或缩小前列腺体积,缓解其对尿道的挤逼。前者使用α肾上腺素拮抗剂;后者使用还原酶抑制剂。
3.物理疗法:主要是通过激光、微波或射频热疗,使前列腺组织凝固、失活坏死,以缩小腺体,松解对尿道的压迫。
4.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部分,但要掌握适应症;并做好术前、术后和并发症的护理。
十三、更年期综合征
所谓更年期,是在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中由性成熟期向老年期更替的过渡期。由于这个时期的生物学特征是内分泌改变导致生殖行为能力的变化,最终导致生殖能力的终结。因此,更年期的概念也可以定义为:在人生老化过程中由生殖能力年龄过渡到无生殖能力年龄的生命阶段。
引起更年期改变的动因,主要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内分泌水平的变化,导致性腺功能减退。人的性腺是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睾酮,卵巢分泌雌性激素雌二醇和孕酮。性腺分泌受垂体促激素的调节。健康男性一般从50~59岁开始出现血清睾酮水平下降,随着年龄增长,一般每年下降1%左右。由于雄性激素水平逐渐低下,可能逐渐产生包括前列腺增生、性功能减退、易疲乏、情绪变化、乳腺发育和骨密度改变等的男性更年期表现。但男性更年期与女性更年期不同,一是并非所有男性都有更年期的明确表现,而且多数没有;二是男性更年期无确切的起始时间;三是表现差异极大。因此男性更年期难有规律性的临床过程和特征性表现。故本病更年期综合征一般是指女性的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经历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3个阶段,统称为“围绝经期”。绝经前期以月经周期变化和不规则的非功能性子宫出血为标志,平均1~2年时间。绝经期为生理性闭经,月经完全停止1年以上才可确定为绝经。中国女性自然绝经年龄平均为49.0±3.7岁。有报道我国城市妇女生理性绝经年龄平均为49.5岁,农村妇女为47.5岁。除自然绝经外,双侧卵巢手术切除或受放射线毁损,造成人为性绝经,继后也可导致类似更年期的表现。
更年期最早的内分泌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继后通过负反馈机制导致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内分泌失去正常平衡;进一步导致下丘脑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失调,临床上产生一系列的更年期征侯:①血管舒缩运动状态不稳定而致波动性血压升高、头痛、颜面潮红、心悸眩晕等。②精神神经症状:潮热、出汗、焦虑、抑郁、神经质、失眠、记忆力减退、易疲乏等。③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外阴生殖道退行性改变、乳腺萎缩、盆底括约肌松弛常致尿失禁;易反复发生膀胱炎而致尿频尿急等症状。④骨质疏松:女性绝经期后骨质丢失主要是松质骨(小梁骨)丢失,故以松质骨为主的椎骨损害较重,背痛较早出现,由于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而导致身长缩短和脊柱畸型。桡骨颈骨折发生率亦明显增加。⑤因糖、脂肪代谢失调而糖耐量减低、脂肪积聚而有肥胖倾向,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一)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
由于个体差异,并非所有年龄已届更年期的妇女都会产生更年期综合征。约有1/3更年期妇女能够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使机体状况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平稳地过渡到老年阶段。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主要是:
1.年龄已届更年期,这一时期在绝经后一般历时1~5年。
2.月经改变:可以是间歇性闭经,周期逐渐延长、经期缩短、经血逐渐减少至停止;也可以是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或大出血或淋漓不止,引起失血性贫血;少数病例为月经突然停止,以后不再来潮。
3.上述更年期临床表现。
(二)更年期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更年期是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应属于生理过程,并非病理变化。因此,对更年期妇女不必有任何处理或护理措施,需要的是其本人对更年期变化的正确认识和自我调节,以平稳地进入老年期生活。对已产生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可根据其个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症状严重程度按以下原则对症处理:
1.雌激素替代治疗:原则上尽量选用雌激素雌三醇或雌二醇,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是长效雌三醇尼尔雌醇。使用过程要注意观察,因为若使雌激素水平过高,可产生乳胀、白带增多、头痛或水肿等;长期使用还可发生胆结石、高脂血症和深静脉血栓,甚至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鉴于此,有严重肝病、胆汁瘀积性疾病、静脉血栓性疾病和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都禁忌使用雌激素。
2.非激素药物对症治疗:有针对性地适当使用镇静剂、安眠药。此外,使用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A、B等作辅助治疗。
3.中医中药辨证施治是防治更年期综合征较为合适的疗法。临床辨证多可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肝郁气滞、营卫不和等证型施方用药。
4.更年期一般护理:包括更年期生理卫生宣教、更年期心理咨询、合理安排膳食结构,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增加日晒时间,定期体格检查等。
十四、老年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能顺利舒适地排出。对于有便秘主诉的个体来说,“便秘”可能是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干结坚硬,或排便不畅。多数人认为排便频率减少,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便认为有便秘。其实排便习惯因人而异,且与饮食结构有很大关系。一天排便几次未必是腹泻,几天排便一次亦不一定是便秘。因此,有无便秘必须根据本人平时的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来作出判断。一般来说,粪质坚硬、便量减少、排便费力、便意难尽、便后无舒畅感,就是便秘。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根据临床观察,65岁以上老年人群体中,经常发生便秘的约占20%,而且随年龄增加便秘情况会加重。
(一)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的原因
排便是一种自主性与反射性相结合的生理过程,其正常排便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①消化道末段的直肠内有一定数量的粪便;②粪便成形而不干燥结硬;③粪块刺激直肠而产生便意;④腹肌与膈肌有足够的收缩力使腹内压力增高推出粪便;⑤相关排便肌群协调动作排净残余粪便。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可以从这几方面因素分析其原因。
1.老年人消化功能降低、食量少;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不足以对结肠、直肠产生刺激,不易形成便意。加上老年人肠壁敏感度下降,对粪便容积压力感受阈高,很容易错过便意时间。
2.老年人常有结肠功能紊乱,蠕动减慢,排空时间延长;结肠痉挛在高位上的节段性运动抵制粪便按时下送,常使直肠空虚。
3.老年人的体液量较青年为少,水分由青年期的61%减至老年期的50%,而且容易发生脱水。如果老年人补充水分不够,很容易发生津枯肠燥,加上粪便在结肠内传送时间长,水分过多被吸收,使大便干结难下。
4.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腹壁肌薄弱,腹膈有意识的收缩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腹内压,使排便无力,便结难出。
5.老年人较多病,无论是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老年痴呆等,抑或是老年慢性心脑肺部疾病和肿瘤等消耗性疾病,都会通过不同机制影响排便环节,而导致便秘多发。
(二)老年便秘的处理原则
1.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便秘的主要类型,故应首先从心理上解除对便秘的疑虑和担忧,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排便习惯,不要滥用或依赖泻药。
2.进食定时定量,主食中应多用粗粮、杂粮,米面不宜过于精细;多食蔬菜水果,增加食物中粗纤维的含量;同时多饮水,以利粪便软化易于排出。
3.增加运动,锻炼腹肌;多行深度呼吸锻炼膈肌。排便时若肌力不足,可用手按压腹部尤其是左下腹,增加逼压力度,以利推排粪便。平时和排便时作提肛动作可助排便。
4.适当使用协助排便的药物:老年人首选润滑性泻药如石蜡油、中药麻仁润肠丸等,通过软化大便、润滑肠壁肛管,使干硬大便容易排出。也可使用肛门给药的润下剂如开塞露等。番泻叶开水泡服可刺激肠神经丛引起排便反射,但长期使用可致肠神经丛神经元损伤,平时宜慎用。严重便秘可偶尔使用容积性泻下药如硫酸镁等,但应同时多饮水,否则泻下效果不佳。
5.中医药辨证施治对老年便秘比较合适。多从阴虚、肠燥、气虚等辨治,给予养血补气、滋阴润燥等方药;而且常能顾护老年人之正气。
6.要注意及时诊断由器质性疾病继发的便秘,以便及时针对原发病施治。
7.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的病人,发生便秘时,用力努挣大便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甚至可能猝死。对这些病人必须及时治愈便秘,并指导排便方法,加强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十五、老年性皮肤瘙痒
瘙痒症是指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症状为主的皮肤病。泛发性皮肤瘙痒常与某些系统疾病有关,如糖尿病、胆道梗阻、缺铁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精神神经性疾病等。日常生活或工作接触粉尘、尘螨、贴身化纤织物、进食某些食物等也可能导致全身性瘙痒;皮肤状态和功能异常如皮肤干燥、萎缩等也可致瘙痒。局部瘙痒一般以外阴、肛门、头皮、小腿等部位多见。
老年性皮肤瘙痒是老年期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多数与老年期内分泌性腺机能减退、皮肤老化、皮脂腺与汗腺萎缩、皮肤干燥等有关。加上老年皮肤常缺乏合理护理,经常使用碱性肥皂和热水烫洗,都会导致周身皮肤瘙痒。经常搔抓,久之可出现皮肤苔藓样变。
局部性皮肤瘙痒以肛门、外阴部痛痒最为常见,尤其是老年肥胖者。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性阴道炎亦常有外阴瘙痒。经常搔抓刺激每可引起局部潮红、糜烂,久之形成皮肤浸润、增厚。
老年皮肤瘙痒症的处理原则
1.认真寻找引起瘙痒的病因和诱因,然后治疗原发病和避免诱因。
2.注意皮肤卫生,不宜过多洗涤,不宜过多使用碱性肥皂,不宜用太过温热的水洗浴;对腋下、腹股沟部、会阴部、肛周等部位应重点清洗,洗后保持透气干爽。平时尽量避免过度搔抓皮肤,或用拍打代替搔抓。
3.衣着宜宽松柔软,穿吸水透气的全棉制品,不宜穿紧身衣服和穿着化纤制品和毛织品。
4.合理安排饮食。少食辛辣和海味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并保持饮食清淡。
5.生活应有规律,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抗过敏药物、镇静止痒药或激素制剂。还可使用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十六、老年人恶性肿瘤
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包括癌、类癌、肉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在我国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中,常见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肺癌、肠癌、白血病、鼻咽癌、乳腺癌和脑瘤。老年人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是癌,癌症既是老年人易感性疾病,又是老年死亡的最常见死因。随着年龄增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也增加,因此,高龄本身已成为恶性肿瘤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有关统计,70岁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几乎达到10%。
(一)老年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
1.肿瘤发展相对缓慢,癌组织倍增时间随老化而延长。
2.癌转移的机会相对较少,癌转移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有减少的倾向;超高龄患者这种倾向更为突出。临床尸检有关报告也表明老年恶性肿瘤肺、肝、脑、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比一般人低。
3.肿瘤本身的症状较轻。大多数老年肿瘤患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多系统多脏器疾病并存,临床症状复杂而且交错出现。肿瘤本身的症状常不突出,缺乏典型临床经过,往往症状轻而病情重,使得早期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
4.患隐性癌的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隐性癌是指无相关的临床病态或体征,在特殊检查时偶然发现的癌肿;或生前无发现有癌,而在尸检中证实有恶性肿瘤存在。这与老年人反应迟钝,肿瘤症状不能及时明确表达有关。
5.重复癌增多。体内存在多种原发癌,部位不同,彼此不相连接,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称为“重复癌”。70岁以上老年人重复癌发生率较年轻人明显增高。可能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监视紊乱,以及在致癌物中暴露积聚等因素有关。
6.死于并发症者多见。老年人机体应激能力显著下降,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增多,多数不是死于原发肿瘤本身,而是因合并症或并发病而死亡。
(二)老年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国际抗癌联盟明确指出:癌症的1/3是可以预防的;1/3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得到治愈;另1/3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及时发现、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综合治疗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可达30%~40%;早期癌的预后更为乐观,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目前对早期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主要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对可疑个体进行肿瘤细胞学检查(如脱落细胞、穿刺细胞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如肝癌的甲胎蛋白、肠癌的癌胚抗原等)、抗恶性肿瘤单克隆抗体和肿瘤基因诊断等。
在筛查和体检中,老年人要认真了解肿瘤的有关知识,学会做简单的自查。时时提高警惕,对以下可能提示患有恶性肿瘤的危险信号给予重视,并及时就诊检查:
1.体表部位如颈部、甲状腺、乳腺、舌头等处出现孤立性结节,尤其是无明显疼痛、充血等炎症表现者,警惕鼻咽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舌癌等。
2.黑痣或疣突然颜色加深,或出现脱毛、出血、溃烂等,警惕恶性黑素瘤。
3.口腔或会阴部粘膜上出现白色角化斑,警惕癌前期粘膜白斑。
4.久治不愈的创面或溃疡,警惕恶性溃疡。
5.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警惕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
6.不明原因的吞咽不适感和吞咽困难,警惕食管癌。
7.不可解释的上腹饱胀、长时间消化不良,警惕胃癌。
8.不明原因的血尿、便血、鼻涕带血或喀血,警惕肾癌、大肠癌、鼻咽癌等。
9.行经期外或停经后阴道流血,或接触性出血,警惕子宫颈癌。
10.淋巴结肿大质硬而不疼痛,警惕癌肿淋巴结转移。
(三)老年人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
1.早期发现,及时采取非单一手段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2.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其本人的社会家庭背景、心理状态和生物学评价结果,并充分考虑老年人系统功能衰退和重要器官机能代偿能力差的特点,权衡利弊。还要考虑老年人对损伤性治疗手段耐受性的个体差异。
3.对实体瘤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单纯年龄因素并非手术禁忌。但对老年人肿瘤的手术治疗应持既积极又谨慎的态度。
4.老年人肿瘤接受放射治疗应尽量保护重要器官;并尽量减少损伤正常组织,不作过大范围的放射治疗。
5.对老年人肿瘤应用化疗前,要充分考虑与老年人相关的、易于并发抗癌化学药物毒性的潜在因素,考虑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殊性积极而慎重地安排具体剂量和疗程。
6.在综合治疗中强调扶正治疗及营养支持,以保护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