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教育

五老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关工委>>关工委宣讲教育>>五老风采>>正文
置身课堂促教学
2016-04-30 00:11 赵玲 

上课铃声即将响起,与年轻的师生们一同步入教室的,或许还有一两位戴着老花镜的老者。

在学校中,这群鬓角染霜的老人并不少见。他们早已退休,却和师生一起,迈着稍显迟钝的双腿,奔走校园,在“学生”和“教师”两种角色中来回转换。

上课时,和学生一样,他们认真听取教师的授课内容,在随带的笔记本上做好记录;下课后,他们变身为“授课教师”,只不过“授课”的对象是刚在讲台上教学的年轻老师。

这群老者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教学督导。“教学督导的职责恰恰涵盖在‘教学’二字上,通过督促和引导,为青年教师出谋划策,帮助他们站好讲台、站稳讲台。”10月10日,第一教学楼209教学督导办公室内,满头银丝的邹正昌操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列数着教学督导的作用。

邹正昌在2008年退休后正式成为教学督导团成员,现为该团团长。和他一起共事的老伙伴平均年龄65岁左右,每人每周值一天班,听4节以上的课。

“以前,我们这个团队有10多人,现在固定为8人,每人负责两个二级学院的教学督导工作。”邹正昌介绍,教学督导团从以往的泛泛听课,转变为主攻青年教师的教学督导。“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我们把目标逐步锁定在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帮扶上。”

每位新进教师的课程都会有这群如幕后军师般的教学督导们亲自旁听。所以,每年新进教师刚授课时,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教学督导团里,邹正昌和刘建民是一对老搭档。一到课点,这两位老伙伴经常约着一起坐在教室后排听课,对青年教师的授课态度、内容、方式、效果等做好记录。“下课后我们再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指出需要改进之处,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讲台,搞好教学工作。”刘建民说。

“课讲得好,那我们就会放心,短期内不再听课。课讲得不好,我们就会跟踪听课,交流沟通,直到他们真正‘入门’。”有时为帮扶一位青年教师更好地教学,他们会听上4、5次课。“听得多了,青年教师们成长也快了,我们也成半个专家了。”邹正昌打趣道。

不仅如此,值得在二级学院中大力推广的授课方式或青年教师培养手段,教学督导们会以工作总结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在每周的教学工作例会上推广。“比如,机电学院根据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去外校进行课程进修,学成后马上上岗,这特别好。再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的课堂教学专题接龙模式,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效果十分显著。这些做法应该宣传出去,让所有师生受益。”

多年的坚守,团员们热情不减丝毫。“我们一辈子都在这个学校工作,这么多年,看着她创办、成长,心里早有一份不能割舍的特殊情感。为学校做事,不就等同于做自己的事?谁会对自己的事不上心?”邹正昌吐露心声,“所以趁现在我们还能起作用,就要帮扶全体教职工,把学校办得更好。”

关闭窗口